1. 1
  2. 2
  3. 3
  4. 4
  5. 5
  6. 6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活动>调研报告

关于黑河市养老服务机构 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3-01-05 来源:管理员 阅读:736次

关于黑河市养老服务机构

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市常住人口为128.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29.66万人,占总人口的23.06%,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4.3个百分点(全国人口14.12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占比为18.7%)。持续提升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水平,推动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副主席王成武带领科教卫体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相关政协委员通过现场察看、座谈协商等形式,对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情况

十三五以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黑河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在资金扶持、土地保障、税费优惠、老年优待、医养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多项措施全市各级政府在养老服务领域累计投入资金超2.5亿元,通过新建、改建和购置专业护理设施设备等多种方式,努力提升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能力。同时,取消养老机构许可审批,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逐步放宽养老机构准入条件,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实现线上受理、线上审核,全市养老服务规划、政策、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截2021年底,全市在民政部门登记备案养老机构126家、床位12881张、在院老人6026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43张(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室内老年活动场所274个,面积11.2万平方米。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均为100%积极推介招商,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先后建成颐心苑老年公寓、银泉老年公寓、银池康复护养中心、赵光养护中心、逸和源旅居康养中心、瑜璟养老护理中心等一批规范化养老服务机构。稳步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制定《黑河市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构建“15分钟助老生活圈。截至目前,我市自愿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达到7万多人,占老年人总数的20%,服务对象满意率达到85%以上。积极开展农村互助养老,坚持低龄照顾高龄、健康照顾体弱的原则,引导村民自治互助全市已有65个乡镇制定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工作方案》,现有8656名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均得到关爱照料。积极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全面启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全市124家养老机构获得服务等级,其中四星级11家,四星级养老机构实现县域全覆盖。积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全市90%以上养老机构通过派驻、内设、共建、合作等多种模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二、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养老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不均衡我市养老服务总体尚处在保基本、兜底线的低端供给水平,公办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民办养老服务层次较低。一是公办养老机构设施齐全、服务优质、价格优惠,长期以来一床难求。虽然近年受疫情影响,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紧张问题有所缓解,但其服务对象通常仅限于城三无和农村五保人员,其他有养老服务需求的社会老人依旧难以入住二是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普遍规模较小、服务能力有限、服务质量不高,硬件设施、生活环境也较公办养老机构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康复护养型养老机构短缺。我市大多数养老机构只能为老人提供照护照料服务,即便有内设诊室的也只能为老人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专业型老年康复护理机构短缺,难以满足老年人医疗保健等服务需求。

(二)养老护理人才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公办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编制不足,大多数护工来自社会招聘,专业养老护理队伍还不健全一方面,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流失严重,尽管一些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工资一般要高于其他行业体力劳动者但由于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等原因,多数养老机构无法聘请到能够满足需求的护理人一方面,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现有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素质不高,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相对滞后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城乡养老事业发展差距明显。因农村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思想保守、养老需求简单、养老消费偏低,社会资本不愿投入到农村养老事业中,而政府投入主要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导致农村养老机构发展缓慢,缺少服务载体从业员,养老资源结构单一、床位总量不足。

三、加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力度的建议

(一)坚持规划布局科学化。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总体要求,将养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工作措施,不断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推动土地、融资、税费、人才等政策落实到位要按照《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部署,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部门职能作用,抓好顶层设计。既要按照护理型、助养型和居养型做好分类规划,又要根据不同群体需求,中低端和高端养老机构梯度配置,合理布局,统筹推进。

(二)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多元化。一是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领域,完善配套设施,形成集居住、餐饮、医疗、康养、健身、娱乐等功能齐全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一批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机构。二是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公办民营等方式,鼓励养老机构将其服务延伸到社区,提供日常照料、家政服务、心理慰藉、护理保健、康复医疗、紧急救援等服务,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三是推动医养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提供诊疗服务的(含远程医疗),可获取合理合规报酬。发挥中医药在老年病康复诊治中的作用,将医养康养结合理念与中医治未病理念有机结合,减少老年病、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政府和家庭负担。

(三)引导养老机构建设标准化。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重要民生项目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养老服务项目,优先确定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完善养老服务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优先供地等扶持政策,推动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以试点先行的方式,进一步加快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按照六有四化的标准,着力构建农村中心敬老院、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爱心互助站相互衔接、分级保障的四位一体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四)促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通过专业培养、人才引进等多种途径,打造一支具有崇高职业道德、掌握精湛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一是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纳入政府培训规划,整合高等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等教育资源,开设老年服务管理等专业,就读相关专业学生可享受减免学费、生活补贴等扶持政策。同时,建立养老服务继续教育制度,为从业人员提供免费技能提升培训。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基层工作人员编制,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重点引进医生、护士、康复医师等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引进、职级晋升、教育培训、薪酬待遇、激励评价等机制。四是大力培育养老志愿服务队伍,通过推行志愿者服务时间储蓄制度、积分制度、加大表彰力度增强示范效应等多种方式,鼓励志愿者持续参与养老助老服务。

(五)推进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规范化。研究制定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设施、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推动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运营。加强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抓好养老机构内部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防事故隐患等重点环节工作。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分类分级管理长效机制,全面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将以奖代补扶持资金与等级评定挂钩,切实发挥示范效应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友情链接